带鱼作为常见的海洋鱼类,其名称因地区、形态特征及文化寓意而丰富多样。以下是带鱼的主要别称及分类信息:
一、常见别称
基础名称 刀鱼、牙带鱼、鱽鱼(如青岛、日照等地区称“鱽鱼”)。
形态特征相关
- 长尾类:刀鱼、海刀鱼、鞭鱼。
- 体型特征:银灰色身体,背鳍和胸鳍浅灰,尾端细长如鞭。
文化寓意
- 因与“余”同音,常被赋予吉祥寓意,如“年年有余”“吉庆有余”。
二、分类学地位
带鱼属鲈形目带鱼科,学名 Trichiurus lepturus,是近海暖水性鱼类,分布于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其科下包含9个属,但不同文献存在分类差异,部分资料将带鱼科分为4属9种。
三、其他名称示例
地方性称呼: 日本带鱼(学名 Trichiurus japonicus
古称:唐代以前文献无记载,现称来源于1758年林奈分类。
四、形态特征补充
带鱼体型侧扁如带,头尖口大,尾渐细且末端呈鞭状,体长可达1米左右,体重约10-20公斤。其皮肤有细小斑点,背鳍和胸鳍浅灰色,腹部银白色。
综上,带鱼的名字既包含形态特征描述(如刀鱼、海刀鱼),也蕴含文化内涵(如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且在不同地区存在多样性称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