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朔方:
西周时期,周王朝疆域以北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套、宁夏全境及陕西、山西北部称为朔方。
灵州:
在北宋时期,宁夏地区被称为灵州。
兴州:
北宋时期,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并一度将都城迁至兴州,后改名为兴庆府。
西夏:
宁夏是西夏国的故地,西夏国在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由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至成吉思汗时期被蒙古所灭。
宁夏:
元朝灭西夏后,以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取名“宁夏”。
宁夏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宁夏地区降为甘肃省宁夏府路,始有“宁夏”地名。
宁夏府:
明朝设宁夏卫所屯田,后改为宁夏府,属甘肃省。
甘边宁夏护军使:
民国初年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综上所述,宁夏的名称经历了多次变迁,从古代的朔方、灵州、兴州,到西夏、宁夏、宁夏路、宁夏府,最终演变为宁夏回族自治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