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拥有庞大而复杂的神祇体系,其中三大主神为核心,其他重要神祇及分类如下:
一、三大主神
梵天(Brahma) 创造之神,主宰宇宙生成与修复。象征原始能量与创造潜能,坐骑为孔雀或天鹅,妻子是智慧女神辩才天女。
毗湿奴(Vishnu)
维护与保护之神,以慈悲和力量维护宇宙秩序。常化身罗摩、湿婆等形象,坐骑为迦楼罗,妻子是吉祥天女。
湿婆(Shiva)
毁灭与再生之神,象征循环与重生。以三只眼、三叉戟为特征,坐骑是大白公牛,居所是冈底斯山。
二、其他重要神祇
因陀罗(Indra): 战神与雷神,象征力量与战争,常与阿修罗对抗。 阿耆尼(Agni)
悉达多(Siddhartha):佛教创始人,部分印度教传统中亦受尊崇。
帕尔瓦蒂(Parvati):主母神,与湿婆、梵天构成“三神一体”。
三、神祇分类补充
梵天派(Vaishnavism):以毗湿奴为核心,信徒最多,拥有1000多座庙宇。
湿婆派(Shaivism):以湿婆为中心,强调自我超越与毁灭后的重生。
耆那教:崇拜不可知的神(Brahman),与印度教主神有本质区别。
四、神话中的特殊存在
小象神(Ganesha):湿婆与帕尔瓦蒂之子,以智慧和力量影响神战,常被描绘为象头人身。
玛哈嘎拉(Mahaakala):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存在,藏传佛教护法神,梵文意为“大自在天”。
五、多神信仰体系
印度教实为多神教,除三大主神外,还有因陀罗、阿耆尼等众神,各自司职不同领域,共同构成复杂信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