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和 兵荒马乱都用来形容一个时期内的动荡和不安。
多事之秋
意思: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例句: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兵荒马乱
意思: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例句:乱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外面兵荒马乱,乐工继续奏乐,弟子们强拉他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总结:
多事之秋侧重于描述一个时期内的动荡和不安,特别是政治上的动荡。
兵荒马乱则侧重于描述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混乱。
两者都传达了一种不安定、混乱的氛围,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