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指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和书写风格可以反映出他的本质特征。
一字千金,一笔千秋:
形容一个字或一笔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表达了对汉字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画龙点睛,一字千金:
比喻在关键时刻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纸上谈兵,口说无凭: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证明真理和有效性。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利用谐音,表示有话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利用谐音,表示照旧不变。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利用谐音,表示白费口舌。
精装茅台——好久(酒):
利用谐音,表示时间长久。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利用谐音,表示自找麻烦。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利用谐音,表示心情舒畅。
寿星打靶——老腔(枪):
利用谐音,表示老一套。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利用谐音,表示老一套。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利用谐音,表示小气。
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利用谐音,表示难以脱身。
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利用谐音,表示过分谦虚。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利用谐音,表示空想。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利用谐音,表示不知羞耻。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利用谐音,表示没有那回事。
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利用谐音,表示惹麻烦。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利用谐音,表示多疑。
戏台上的垛口——不可(布城):
利用谐音,表示不可能。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利用谐音,表示假装。
不雅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利用谐音,表示妙得很。
孙山公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
利用谐音,表示不像个人君。
麻秆做扁担——担当不起: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承担不起。
麦田里种棉花——举两得: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一举两得。
沉香木当柴烧——屈了材(才):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委屈了人才。
阎王扮观音——神不神,鬼不鬼: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不伦不类。
包米秸子喂牲口——天生的粗料: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粗糙。
今年竹子来年笋——无穷无尽: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源源不断。
31. 雪地里开鲜花——动了春;露了春心: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春意盎然。
32. 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33. 地里的萝卜一上青下不青(上清下不清):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表里不一。
34. 阎王的爷爷——老鬼: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表示老一辈的鬼。
35. “万”字比“方”字——差了一点儿:形容能力等稍稍逊色。
36. 两横加一竖——干:干:做。指埋头做事,不讲空话。
37. “七”字两点——抖(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