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中张恨水对女子的描写:
“只见那女子挽着如意双髻,髻发里面,盘着一根鹅黄绒绳,越发显得发光可鉴。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衣裙,用细条白辫周身来滚了,项脖子披着一条西湖水色的蒙头纱,被风吹的翩翩飞舞。”
《春》中朱自清对春天的描写: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一个车夫》中巴金对车夫的描写:
“那骄傲、倔强、坚定的目光。我看不见那个小孩的脸,不知道他脸上的表情,但是从他刚才的话里,我知道对于他另外有一个世界存在。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伯,不悲哀。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小孩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甚至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打不倒他。”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梁实秋对国文老师的描写: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着的特征。”
《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描写:
“至于体格,他身高五尺,臃肿,横阔,腿肚子的圆周有一尺,多节的膝盖骨,宽大的肩膀;脸是圆的,乌油油的,有痘瘢;下巴笔直,嘴唇没有一点儿曲线,牙齿雪白;冷静的眼睛好像要吃人,是一般所谓的蛇眼;脑门上布满皱裥,一块块隆的褶裥都做得十分精巧,因此,无论用什么挑剔的眼光来看,线条都是无可指责的。她的头样很美,是一件绝妙的珍品,它长得小巧玲珑,就象缪塞所说的那样,好象是经她母亲精心摩挲才成为这个模样的。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边两条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长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象诚信,即使不打一分钟广告,也会顾客盈门,不请自来。因为良心是最好的卖点,诚信是最好的名片。只会生意红火,蒸蒸日上,顾客的脚步踏破门槛,低销多卖,财源必会滚滚来,这样多么心安踏实。”
这些摘抄展示了不同名家对人物和景物的细腻描写,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观察力。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