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十六岁时应考习作,内容描绘了草原上的野草在经历野火焚烧后,依然能够在春天里重新焕发生机的景象。诗句通过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具体故事如下:
创作背景
白居易16岁时带着他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去拜见掌管编纂国史的著作郎顾况,请他帮助润色。
顾况看到这首诗后,不禁拍案称奇,特别是对前四句,吟诵不辍,遂改口说道:“你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来,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
诗句解释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了野草在一年四季中的生命过程,即使遭遇野火的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能重新生长。
象征意义
这句诗不仅是对野草生命力的赞美,更是对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它常被用来形容新生事物和人民革命力量是扑不灭的,尽管暂时受挫折,终究会振兴起来,取得最后胜利。
后世应用
这句诗在后世被广泛引用,用于形容各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事物,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不屈精神。
通过这个故事和诗句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也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