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治的名言名句如下: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人心是杆秤,法律是准绳。
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实。
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不平何以持法,不廉何以为人。
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法律是人民道德观念的具体化。
举证职责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31.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32. 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33.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34.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35.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36.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37.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38.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39.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40.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41.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42. 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43. 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44.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45.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