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名字和称呼涉及多个层面,具体如下:
一、本名与出生信息
本名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的本名为 叶赫那拉·杏贞
,出生于1835年11月29日。
出生背景
她出生于安徽徽宁(今安徽黄山),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家族成员,父亲叶赫那拉·善均曾任池州知府。
二、在位期间的称呼
早期称号
1852年入宫时为 兰贵人,次年晋升为 懿贵人。
1856年生下同治帝后,晋封为 懿妃,次年改称 懿贵妃。
垂帘听政后的称号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并称 圣母皇太后,上徽号 慈禧,形成“二宫垂帘”格局。
1873年两宫太后归政后,仍以 慈禧太后为核心统治者称谓。
其他常用称谓
西太后: 因居中执政地位得名。 老佛爷
孝钦显皇后:咸丰帝驾崩后的正式谥号。
三、死后谥号与别称
谥号
1908年慈禧去世后,清朝追赠谥号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别称
包括 西太后、 那拉太后、 老佛爷等,均与执政地位相关。
总结
慈禧太后的名字“叶赫那拉·杏贞”是历史记载的本名,而她在位期间及死后形成的 慈禧太后、 西太后等称谓,则是权力与文化的象征。影视剧中“叶赫那拉兰儿”的说法属于艺术加工,并非历史事实。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