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也是纵横家的鼻祖。他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精通百家学问,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为兵法家尊为圣人,亦是纵横家开山祖师。
最早关于鬼谷子的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提到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向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在《史记·张仪列传》中,提到张仪是魏国人,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此外,西汉扬雄的《法言·渊骞》、东汉之王充的《论衡·明雩》、张继先的《怀鬼谷山思真洞天》、赵孟頫的《鬼谷岩》、梁启超的《鬼谷子》、王充的《论衡·答佞》、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箴戒》、王嘉的《拾遗记》、刘勰的《文心雕龙》、杜光庭的《录异记》、《仙传拾遗》、洪迈的《容斋随笔》、洪适的《盘洲文集》、李畴的《太平广记》等典籍中亦有鬼谷子生平的记载。
鬼谷子的代表作为《鬼谷子》,又名《捭阖策》,一说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整理其言论而成。该书融合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精华,总结了纵横家游说经验,为后世了解纵横家与道家思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被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尽管关于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一书是否是本人所写存在争议,但多部书籍中都提及过鬼谷子这个人,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鬼谷子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