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 岑参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从军行》- 杨炯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清明》- 黄庭坚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李白
云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短歌行》- 李白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怨歌行》- 李白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出塞》-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年游》- 徐霖
地底轰雷,看潜龙奋鳞甲高飞。
《龙移》- 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龙阳县歌》-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 贾岛
郡北最高峰,巉岩绝云路。
《再和云龙歌留陆务观西湖小集且督战云》- 杨万里
我愿身为云,东野化为龙。
《鹧鸪天》- 佚名
喜气乘龙,步步春。梅花影里送君行。
《留题惠山寺》- 明本
何如跨龙飞上天,并与挈过昆仑巅。
《出嘉陵江》- 杨慎
冥冥下无极,疑是神龙家。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辛弃疾
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
《塔前古桧》- 苏轼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
《昭君怨三首(其二)》- 东方虬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代美人愁镜二首 二》- 李白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
《早望海霞边》- 李白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这些古诗词中,龙的形象多用来象征力量、尊贵和神秘,体现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