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用“朱门”借代显贵之家,豪门望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
用“缙绅”借代做官的人,达官贵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指管乐器、弦乐器,进而借代音乐。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长安”借代朝廷。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绿”和“红”分别借代叶子和花朵。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清白”借代高尚的气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羌笛”借代戍边的战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南朝”借代以前的朝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指朝廷。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须眉”借指男子。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桑麻”指农事。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指代酒。
这些诗句通过借代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