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记述了他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点滴,充满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以下是对该文的赏析:
人物形象的刻画
长妈妈的身份与性格:长妈妈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所知的平凡劳动妇女,但她身上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她虽然受封建迷信的毒害,但表现出善良、朴实、慈爱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情感变化: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从最初的厌烦、不耐烦,逐渐转变为敬意和感激,最终充满了怀念之情。
具体事例的叙述
名称来历:长妈妈的名字是顶替别人的,地位卑微,但她对鲁迅的关爱却是真挚的。
生活习惯: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夏天在床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态,显示出她质朴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格。
规矩与礼节:长妈妈懂得许多繁琐的规矩和礼节,如元旦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这些规矩虽然繁琐,但体现了她对封建思想的盲目遵循。
讲“长毛”的故事:长妈妈讲述的“长毛”故事虽然带有夸张色彩,但也反映出她的愚昧和无知。
购买《山海经》:长妈妈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鲁迅买回了他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这一举动展示了她的伟大神力和对鲁迅的关心。
语言与情感表达
深情的语言:鲁迅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长妈妈的真诚惦念和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生动的描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掷”字形象地写出了“长毛”的动作,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情感的转变:文章通过情感的转变,突出了长妈妈的形象及其品格,使读者对长妈妈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主题与意义
对劳动妇女的敬意:文章通过对长妈妈的描写,表达了对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
对封建迷信的批判:通过长妈妈的愚昧和无知,反映了封建迷信对人们的毒害。
对人间真情的赞美:文章处处流露着人间真情,使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美好。
综上所述,《阿长与山海经》不仅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更是一篇充满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长妈妈的描写,展现了鲁迅对劳动妇女的敬意和对封建迷信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赞美。